当前页面 : 首页 > 资讯 > 正文 >

晋宁区奏响“普法强基”最强音

来源:云南法制报 时间: 2023-03-27 11:27:20

原标题:晋宁区奏响“普法强基”最强音

从室内到田间地头,从社区到农村,从“室内讲座”到“农村火塘会”……普法的声音传遍晋宁区的大街小巷,传入千家万户。自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开展以来,昆明市晋宁区以“普治并举”为抓手,创新模式,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工作成效取得了实质性提升。


(资料图片)

两“点”辐射 深入持久做优普法工作

晋宁区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普法模式,增强普法宣传的渗透力,通过找准需求点、聚焦急难点,推进普法起实效。

找准“需求点”,普法方式实现“派单”变“点单”。全区1000余名普法队员精准分析前期排查出来的191个问题清单、142名重点人员问题根源,“订单”准备普法宣讲内容,制定专属普法“菜单”,精准开展“点单式”普法宣传。3月份以来,各乡镇(街道)为农村法律意识淡薄、婚恋家庭矛盾突出、邻里关系紧张等的重点人群提供点单式普法宣传20余场次,实现从原来“讲什么听什么”转变为“听什么讲什么”,进一步提高了普法效果。

聚焦“急难点”,普法内容实现“单一”变“多元”。晋宁区公安分局昆阳派出所推行每日风险提示机制,确定普法重点,各职能部门针对不同群体对法治的需求,立足群众“急难愁盼”,主动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利用“3·8”国际妇女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重要节点,深入开展普法活动,通过分阶段、分类别、分区域、分层级开展按需定制式普法,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普法宣传格局,在与群众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实现因需施教的效果。

双“线”穿引 贴近实际做实普法工作

运用“互联网+N”新型模式,抓好“线上”普法工作。充分利用互联网不受时间、地点、空间限制的特点,发挥网络便捷、高效的作用优势,通过各部门微信公众号、融媒体等开展普法宣传,有效提高了群众对法律法规的知晓率。近日,晋宁区人民检察院拍摄、制作了2个发生在七彩云南欢乐世界的售卖伪造“快速畅玩券”涉嫌犯罪的普法小视频,并通过“晋宁检察”微信公众号发布,随即被多个微信公众号转发。视频完整还原了犯罪嫌疑人售卖“快速畅玩券”的全过程,结合检察官“以案释法”,让“到正规渠道购票”的意识深入人心,起到了较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采取多部门联合方式,抓实“线下”普法宣传。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原则,形成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大普法”联动工作机制,真正凝聚普法合力,彻底改变全区各部门“单打独斗”式的普法格局。3月8日,晋宁区司法局联合5家单位开展了以“反对家庭暴力、依法维护家庭和睦”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活动。通过设立法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开展主题宣讲、直播互动等多种形式,以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为重点,走进集市和商铺向广大群众特别是女性群体开展宣讲,受到了群众的点赞和好评。

三“面”覆盖 延伸触角做强普法工作

为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晋宁区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延伸普法广度,为提升群众法治素养和依法维权意识夯实基础。

“走出去”,普法更有力。最大限度将各级普法力量向基层压实,普法工作队员一方面对责任区内的治安基础等情况全面开展摸排,另一方面俯下身倾听群众痛点难点和法治需求,边摸排边化解矛盾,边化解矛盾边普法,达到既解决群众法治需求问题,又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目的,实现“普治并举”的效果。

“接地气”,普法更实用。打破以往“朝九晚五”普法模式,精准分析辖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错时走进社区小院、田间地头、公园夜市、群众家中,开展“互动式”普法。普法员与群众围坐在一起,用方言讲法律法规、解法律难题,让群众听得清、听得懂,切实将法律法规知识送到群众身边,注入群众心中。累积开展普法活动100余场次,解答法律咨询300人次。

“送上门”,普法更温暖。为有效破解山区群众出行成本高这一难题,为群众打通服务、普法“最后一公里”,晋宁区在为民办实事上出实招,努力拓宽服务与普法渠道。晋宁区人民法院将“法庭”开到村里。通过就地开庭、当庭调解、当庭结案的方式,以案释法、以案明理,寓法治宣传于法律服务之中,实现普法效能最大化。

下一步,晋宁区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施策原则,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措并举开展普法工作。同时,以实现刑事发案率、信访总量、命案数同比下降,扭转恶性命案高发多发态势的“三下降一扭转”目标来检验普法成效,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水平。(梁勋)

关键词:

为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