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泽曲草原 托起生命之重|世界通讯
扎根泽曲草原 托起生命之重7C6中国藏族网通
【资料图】
——记“最美医生”马文义7C6中国藏族网通
7C6中国藏族网通
马文义在为患者做手术。本人供图7C6中国藏族网通
4月29日清晨,平日里熙熙攘攘的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街头显得冷冷清清。7C6中国藏族网通
“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县城的人们纷纷踏上久违的旅程。但在县人民医院,院长马文义和他的同事却紧张地开展着一台台急诊手术,比平时还要忙碌。7C6中国藏族网通
假期,马文义原本打算带着家人去青海湖游玩,却因为一台接着一台的急诊手术,不得不更改计划,坚守在医院。从4月29日早上到5月4日凌晨的五天五夜,马文义吃住在医院,接诊400多名患者,开展了30多台手术。7C6中国藏族网通
“‘五一’前后手术病人多,而且三、四级手术居多,手术后要严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实在是没时间回去了。”一头是患者,另一头是家人,作为一名医生,马文义用仁心仁术守护着更多人的生命健康,但从家人的角度去看,他的父母妻儿即使理解,可长此以往,心底难免没有怨言。7C6中国藏族网通
这次假日期间,一位87岁的高龄患者给马文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患者到医院时,下肢已出现深静脉血栓,左腿坏死,造成败血症。情况危急,马文义当机立断,取得家人同意后进行截肢手术,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在患者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后,面对家属感激的眼泪,马文义内心的纠结也随之迎刃而解:“我欠家人太多,但能让更多人战胜病痛恢复健康,值了!”7C6中国藏族网通
在泽库县,熟知马文义的牧人都称呼他为“曼巴小马”(曼巴意为医生)。这是一个超越了民族界限的亲切称谓,一个跨越了时间界限的恒久称谓,一名医生的终生荣誉。7C6中国藏族网通
马文义是回族,却操着一口流利的藏语,直接和患者沟通,毫无障碍。“不管是什么民族,身为一名扎根草原的医生,不用第三方翻译,直接和病患沟通,是一项基本功。”马文义解释道:“语言上交流不了,其他事情都没法去做。”7C6中国藏族网通
回想20世纪90年代,从黄南州卫校医学专业毕业的马文义,被分配到泽库县乡镇卫生院,此后,他先后到县藏医院和县人民医院工作。7C6中国藏族网通
刚来到县医院,意气风发的他被医院当时的医疗条件弄得瞠目结舌——医院只有一口高压锅用来消毒,这是最原始的方法,根本满足不了无菌标准。除此之外,脑梗、心梗几乎无药可治,更无设备可查;外科、妇产科、内科等重点科室全部混在一起,儿科几乎只是个“空壳”;产妇难产大出血,没法医治就得转院,母子两条命生生撂在路上……7C6中国藏族网通
身为救死扶伤的大夫,在患者最需要时却束手无策,这一幕幕深深刺痛着马文义温热的胸膛,一股迷惘无端在胸中涌动。7C6中国藏族网通
工作之后,马文义在省会西宁的医学院和三甲医院学习进修。期间,他多次获得调离的机会,可以到医疗技术和生活环境更优越的省城工作。他也曾考虑过调离,甚至着手办理过工作调动手续,但每一次,都在关键时刻打起了退堂鼓,最终回到了偏远的泽库。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心早已扎根在了泽曲草原。他习惯了那里的一切,包括3700米的海拔、零下2.4摄氏度的年均气温和漫漫长冬,习惯了被牧民“围”在办公室,“拦”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习惯了24小时开机,随时准备着接听牧民打来的电话。7C6中国藏族网通
从医28年,马文义扎根泽曲草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积极投身健康中国建设,深刻诠释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大医精诚、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被人们广为传颂。在他工作和生活近30年的泽曲草原,同事和熟知的牧民都能生动讲述许多关于他的故事。7C6中国藏族网通
有一年春节,马文义原计划大年三十晚上回西宁与家人团聚,到初四上午返回泽库。这短短的三天四夜,因为两度出急诊,他竟然往返西宁——泽库6趟。回忆起这件事,马文义说:“很难得和家人小聚,我也不忍心让他们失望,但是作为医生,患者需要的时候,我不能不回去。”7C6中国藏族网通
有一年夏天,64岁的尕洛卓玛因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入院,情况危急。刚做完当天第3台手术的马文义见状,二话不说又走进手术室。经过约3小时手术,卓玛转危为安,此时已是半夜,这一天马文义忙得没吃一口饭。对于当时的他来说,这都是工作常态,面对当时县医院人才缺乏的现状和被病痛折磨的患者,他不得不像个不停转的陀螺。7C6中国藏族网通
2022年,马文义被评为全国“最美医生”。在表彰会前的记者发布会上,面对记者提问,马文义抚今思昔,细数泽库县医疗卫生发展的点点滴滴。他说,这些年,在政府的关心和政策支持下,随着医改的推进,泽库县医疗卫生条件和医疗水平有了质的飞跃。7C6中国藏族网通
与马文义交谈,他总是三句话离不开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他说,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是为医院所有医护人员树立信心和尊严的过程,是获得患者信任的过程,是作为院长不可推卸的责任。7C6中国藏族网通
在医院硬件设施慢慢趋于完善的同时,马文义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走出去、请进来”形成了常态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医院培养出了昂秀尖措、秀措吉等一批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医师。7C6中国藏族网通
“在高原牧区,人才不好留,我们通过加强人才培养,给他们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团队。”马文义说,随着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他和他的同事不断完成许多过去不敢想象的诊疗,已屡次填补县医院的“空白”,比如,开展腹腔镜下肝左叶切除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7C6中国藏族网通
关键词:
为您推荐
-
“从我个人来说并不是很看好这种股市中炒作概念的行为,”王蓬博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但是,众多金融系统服
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