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探索编辑部》为什么“神”?主创在温影分享幕后故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8月22日报道:两年前,科幻喜剧影片《宇宙探索编辑部》凭借一根外星人的骨头,在平遥电影节上一鸣惊人,成为口碑“炸裂”的“神”片。在今年上半年院线上映后也获得了豆瓣评分8.4分,累计票房超6700万的成绩。在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主办的《宇宙探索编辑部》线下讲座中,导演兼编剧孔大山打趣说,可以说它是扑街的商业片,也可以说是赚了钱的文艺片。如果《流浪地球》是中国重工业电影,那这部就是农业电影,特别像种下一颗不知会长成什么样的种子,我们享受着农夫的快乐。
《宇宙探索编辑部》是孔大山的长片处女作,电影讲述了科幻杂志《宇宙探索》主编唐志军痴迷于寻找地外文明,有一天他和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伙伴们,踏上寻找外星人旅途的故事。这部电影和一般意义上的科幻片不同,它杂糅了荒诞、黑色幽默、公路片等元素,以伪纪录片的形式带领观众“寻找外星人”的同时,也进入一个落魄中年男人偏执、广袤又深情的精神世界。
“伪纪录片”和构造荒诞情境是影片最大特色。“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风格?”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执行院长程波问道。
“如果按常规剧情片来拍,对我而言无意义”,孔大山坦言,一开始订下要拍伪纪录片时,受到许多质疑,大家通过剧本很难想象电影风格,收到的意见都是没必要给自己找麻烦。“对我来说电影不是拍故事,电影一定有强烈视觉风格,这部视觉风格就是手持伪纪录片,这样故事搭配在一起才符合我的观感,才让影片中很多看似不经意的奇思妙想,包含着诗性浪漫与幽默感”,孔大山说。
同样,联合编剧兼主演王一通也是对荒诞极其感兴趣的人,这也让他与导演的想法不谋而合。孔大山与王一通在写剧本时完全不去想是否写个赚钱的商业片或者为进某个电影节的艺术片,所有的点都在于满足自己趣味性最重要。让程波院长感慨,如此本真而自由的创作状态令人羡慕,能将伪纪录、科幻、荒诞喜剧、公路等若干个类型元素叠加,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是在中国影史几乎没有过的形态,特别新鲜。
让两人能像校园中写学生作业般去拍摄一部院线电影,孔大山直言离不开郭帆导演和王红卫监制的”保驾护航“。“郭帆导演支持我拍的”,据孔大山的讲述,《宇宙探索编辑部》的缘起是发现了一条新闻,说的是一个村民声称抓到了外星人,带着记者到他家,打开冰柜,里面有一个硅胶外星人。孔大山想把它拍成一个电影,但具体讲什么故事不知道,就想把这种感觉拍出来。郭帆就鼓励他写剧本。
彼时孔大山创作的《法制未来时》伪纪录片,已成为火爆全网的现象级短片,这也让他成为王一通心中“大神”般存在。孔大山发给王一通剧本大纲,王一通挺感兴趣,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一起创作。不仅如此,王一通还在其中饰演了孙一通,头戴一口锅,时不时晕倒,这也是他第一次以演员的身份出现在大荧幕上。
“剧本打磨时已经和导演特别熟了,所以拍摄前我们就表演形式没有聊过”,王一通笑着说,结果第一次开机,他把孙一通设想成村里的playboy,拍完发现导演脸都吓白了。“后来沟通发现导演是喜欢我身上羞涩气质,我把这一气质放大,才有了影片中的孙一通”。
而导演孔大山预想的拍摄方式也很“天真”。“我想象这个剧组可能只有二三十个人,大家都是朋友,好像一个旅行团似的开着一辆大巴车上路,在旅行中非常惬意地完成拍摄,后来发现真的是太幼稚了”,孔大山说,虽然我们拍摄的方式,没有灯光、没有打板、没有分切镜头,每场戏都是一个镜头拍下来,但想要呈现看似自然、松弛、不着痕迹的东西,一定得建立在完善的制片组、美工组、服化道、演员等众多部门的精确配合下。“所以,我们整个制作还是以一个正常标准的院线电影的剧组规模和人员配置完成的。”
提及影片中“诗”的创作,王一通表示,“诗”不是一个个体,在影片中,由于音乐、影像等的结合从而带给观众强烈的感受,从而产生诗歌效应,用角色写诗,用小视角看大世界。除此之外,两位主创还分享了这部电影的地域特色、音乐、以及电影中一些意象化符号等诸多方面的内容,现场干货满满。最后,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执行院长程波与副院长陈晓达分别为两位主创人员颁发了产业导师聘书。
关键词: